中医治已病,于是乎始有方。李士材曰∶阴虚则元气有降而无升,而复用此苦寒肃杀之剂,得毋犯虚虚之戒乎,惟火实气强者宜之;不然,苦寒损胃,祸弥深耳。
朱丹溪曰∶太阳病在表而攻里,可谓虚矣。弗明方之旨与方之证及诸药升降浮沉、寒热温平、良毒之性,与夫宣、通、补、泻、轻、重、滑、涩、燥、湿,反正类从之理,而徒执方以疗病,恶能保其不殃人乎?
许叔微曰∶仲景一百一十三方,桂枝独冠其首,今人全不用,何也。 自利固多可温,然肠胃有积结,与下焦客热,又非温剂所能止,或分利之,或攻泄之可也。
纳蜜、姜汁,微火熬,令姜汁尽,惟有蜜斤两在则止。心与小肠为表里,故心热则小肠亦热,而令便赤。